學術報告三:海洋動力過程在氣候變化中的作用

發布時間:2016-04-26浏覽次數:1301

報告人:劉秦玉教授,國家973計劃的咨詢專家,海洋-大氣相互作用與氣候山東省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中國海洋大學婦女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海洋湖沼學會水文氣象學會理事長,中國海洋學會海洋-大氣相互作用副理事長等職務。《海洋湖沼通報》主編;《海洋與湖沼》,《海洋學報》(中、英文),《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編委,《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英文版)》副主編。

時間:428日下午1550

地點:江甯校區緻高樓A116

報告人簡介:

 劉教授多年來緻力于動力氣象學,數值天氣預報,海洋-大氣相互作用,地球物理流體力研究工作,1993 年被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為博士生指導教師;1995年獲青島市勞動模範光榮稱号和政府特殊津貼;曾多次獲山東省,青島市婦聯的表彰;2002年至今為青島市拔尖人才;2008年獲山東省先進工作者光榮稱号。曾獲1986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90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0年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二等獎。她作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黑潮與大氣環流相互作用動力機制的研究1997年國家海洋局科技進步三等獎,南海上層海洋環流、熱結構的季節和季節内變化特征及形成機制項目2004年獲教育部提名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曾獲青島海洋大學優秀科技工作者、青島海洋大學先進教師、青島市三八紅旗手、青島市巾帼科技先進工作者、山東省巾帼建功活動先進個人、山東省三八紅旗手,青島市勞動模範等榮譽稱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劉教授曾先後到巴黎六大LODYC實驗室和CEFACS研究中心、美國TexasA&M大學、美國wisconsin大學、美國海軍研究生院和法國動力氣象實驗室訪問和進行合作研究。她因發現冬季南海是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的豁口,被20042月在夏威夷召開的國際季風大會邀請作特邀報告。

 劉教授進行的有關北太平洋上層海洋季節内振蕩,Rossby波及副熱帶逆流研究,發現了西太平洋暖池區西風爆發誘發的上混合層季節内振蕩現象和太平洋中緯度海洋Rossby波與海平面高度季節内振蕩的關系;闡釋了夏威夷群島在副熱帶逆流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她作為第3作者與美國夏威夷大學謝尚平教授等合作共同發現的夏威夷群島附近的海洋-陸地-大氣相互作用現象,被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2003年确定為用衛星觀測發現的地球12個重要科學問題之一。

 劉教授長期從事南海上層海洋環流與熱結構研究。建立了上層海洋對季風響應的Rossby波調整理論框架,該理論成為研究南海上層海洋海盆尺度環流和溫躍層氣候變化的理論基礎;揭示了黑潮在呂宋海峽形變的機制,給出了海峽流量的季節變化;發現了南海溫躍層和上混合層的變化特征;闡釋了南海西邊界流在經向熱輸送中的作用,給出了海洋動力過程在氣候變化中起重要作用的另一個新證據。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