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專業名稱 | 研究方向 |
王桂芬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洋光學和水色遙感 |
王喜冬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大氣科學 | 熱帶氣旋與海洋的相互作用,海洋環流與氣候變化,海洋中尺度渦,海洋數據同化 |
王強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大氣科學 | 海洋大氣動力學及可預測性 |
龍上敏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大氣科學 | 海氣相互作用,氣候變化 |
白學志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大氣科學 | 海洋環流,海氣相互作用,極地海洋學,海洋及海洋-海冰耦合模拟 |
馮濤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大氣科學 | 熱帶大氣動力學,海氣相互作用,台風氣候學 |
朱首賢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洋動力學,衛星遙感 |
伍豔玲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大氣科學 | 季節到年代際氣候可預報性研究 |
齊義泉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衛星遙感資料分析,海洋動力環境數值模拟,海洋資料同化 |
闫運偉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洋環流和海氣相互作用 |
李欣餘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大氣科學 | 氣候動力學 |
李俊德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多尺度海洋動力過程,海洋數值模拟,氣候動力學 |
李豔萍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大氣科學 | 海陸氣耦合,氣候變化與水安全 |
李根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大氣科學 | 海氣相互作用和氣候變化 |
李熠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台風預測,海氣耦合數據同化,人工智能 |
沈浙奇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大氣科學 | 海洋數據同化,海洋數值預報 |
宋翔洲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大氣科學 | 海洋環流與海氣相互作用 |
宋箐陽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數值預報和海洋動力 |
張京朋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陸氣耦合,氣候變化及檢測歸因,水汽變化及其氣候反饋效應等 |
陳美香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大氣科學 | 氣候與海平面變化 |
周桂地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洋動力學與海氣相互作用 |
禹凱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洋環流,海平面變化,次中尺度動力學 |
姜文萍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大氣科學 | 海氣相互作用,ENSO,東亞季風 |
姜龍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近海動力學和海洋生态動力學 |
秦箭煌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氣相互作用、季節内振蕩 |
高楚傑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大氣科學 | 海陸氣相互作用與氣候變化 |
唐佑民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大氣科學 | 海氣耦合模式,海洋資料同化 |
曹海錦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洋波浪特性分析和數值模拟研究;海洋風暴數值模拟研究;海洋次中尺度動力機制 |
康彥彥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感技術(RS)在海岸海洋的應用研究 |
韓子軒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氣相互作用、古氣候模拟、季風動力學、氣候變化 |
程旭華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大氣科學 | 海洋動力過程,海氣相互作用 |
鄢曉琴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物理海洋學、氣候變率與氣候變化 |
廖光洪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中尺度渦、海洋内波與混合等中小尺度過程 |
缪家鵬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季風,海氣相互作用,人類活動的氣候影響,古氣候模拟 |
徐鵬飛 | 海洋科學(海洋技術) | 海洋智能裝備與探測技術 |
于鵬飛 | 海洋科學(海洋地質) | 海洋地震數據處理,OBS數據成像和反演 |
王毛毛 | 海洋科學(海洋地質) | 海洋地質、俯沖帶構造、活動構造、構造地質、盆地構造 |
葉現韬 | 海洋科學(海洋地質) | 火成岩岩石學,前寒武紀地質學 |
孫義程 | 海洋科學(海洋地質) | 計算地球化學與計算礦物學 |
孫高遠 | 海洋科學(海洋地質) | 沉積學與沉積盆地;低溫熱年代學 |
蘇金寶 | 海洋科學(海洋地質) | 海底構造動力學,地熱資源等 |
李晗 | 海洋科學(海洋地質) | 地震學,中小微地震震源機制研究 |
吳峰 | 海洋科學(海洋地質) | 生物礁沉積學、古海洋學、石油地質學 |
何天辰 | 海洋科學(海洋地質) | 海洋沉積地球化學、古環境大數據與深時地球系統模拟 |
張傳琳 | 海洋科學(海洋地質) | 構造地質學,岩石地球化學 |
張超 | 海洋科學(海洋地質) | 地震層析成像方法研究,海洋及陸地地震台陣方法研究及應用,油氣勘探近地表速度建模 |
張鵬輝 | 海洋科學(海洋地質) | 海洋油氣地質;海相沉積盆地油氣地質;海洋沉積地質;沉積成岩作用;含油氣盆地儲層表征;非常規油氣(頁岩、緻密砂岩、天然氣水合物)成藏與地質評價 |
張慧超 | 海洋科學(海洋地質) | 海底洋中脊硫化物成礦作用,金成礦作用機制 |
談明軒 | 海洋科學(海洋地質) | 層序地層學,深水沉積學,含油氣盆地沉積學 |
颉炜 | 海洋科學(海洋地質) | 現代大洋俯沖帶和洋中脊的岩漿作用;古老俯沖帶溝-弧-盆體系中的岩漿作用;岩漿銅鎳硫化物礦床的成礦作用 |
王琳瓊 | 海洋科學(海洋生物學) | 沿海環境微生物多樣性及功能、水環境治理與修複 |
王騰 | 海洋科學(海洋生物學) | 海洋生态環境、海洋污染物的環境行為、海洋污染物的排放與歸趨研究 |
史燕 | 海洋科學(海洋生物學) | 海洋生物技術,海洋魚類遺傳、免疫與分子生物學等研究 |
劉闖 | 海洋科學(海洋生物學) | 海洋生物礦化,海洋生物粘附,海洋生物材料的進化與功能應用 |
李永富 | 海洋科學(海洋生物學) | 海洋環境生物學,藻類逆境生理學 |
李晶晶 | 海洋科學(海洋生物學) | 海藻分子生态及适應性進化 |
宋小瑞 | 海洋科學(海洋生物學) | 海洋養殖動物的免疫防禦機制、營養代謝對免疫系統的調控作用 |
張愛華 | 海洋科學(海洋生物學) | 海洋來源天然産物的發現及生物功能研究(天然藥源/保健品/化妝品)、仿生合成、化合物結構修飾與改造等 |
張道鋒 | 海洋科學(海洋生物學) | 海洋細菌資源開發利用 |
陳朋宇 | 海洋科學(海洋生物學) | 海洋環境毒理學 |
金興坤 | 海洋科學(海洋生物學) | 微生物在海洋生物和海洋環境中的傳播機制、海洋生物在不同環境下的适應性進化機制 |
趙哲 | 海洋科學(海洋生物學) | 海洋微生物學,海洋病原微生物緻病機理及防控技術、海洋微生物耐藥性機理研究 |
郝凱 | 海洋科學(海洋生物學) | 海洋病原微生物緻病機理及其防控技術,水生動物腸道益生菌開發與利用 |
陶玉強 | 海洋科學(海洋生物學)、大氣科學 | 海洋生态環境,有毒有害物質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富營養化,生态系統演變,氣候變化,有毒有害物質大氣排放 |
黃建科 | 海洋科學(海洋生物學) | 微藻生物資源開發和利用 |
黃穎 | 海洋科學(海洋生物學) | 海洋動物先天免疫,microRNAs及靶基因的功能研究 |
喻飛 | 海洋科學(海洋生物學) | 水生病原微生物(病毒)緻病機理及防控 |
于福江*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洋災害及海洋環境數值預報 |
王東曉*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洋環流動力學,海氣相互作用 |
王春生*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洋生态學 |
王桂華*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洋中尺度動力過程,海氣相互作用 |
王輝*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洋生态動力過程,業務化海洋學 |
毛志華*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洋遙感 |
白雁*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洋遙感 |
邢小罡*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洋生态動力學、海洋光學和水色遙感 |
朱小華*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物理海洋學 |
楊勁松*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洋微波遙感、衛星海洋學 |
楊洋*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大氣環境和氣候變化 |
連濤*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熱帶海氣相互作用 |
吳巧燕*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大洋環流和氣候 |
何賢強*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洋水色衛星遙感 |
張華國*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洋遙感 |
陳大可*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氣相互作用和厄爾尼諾預測 |
陳建芳*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洋化學,海洋生物地球化學 |
陳建裕*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岸帶遙感 |
林明森*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洋遙感、衛星地面資料處理系統建設技術、水色衛星産品處理算法與軟件 |
金海燕*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洋化學 |
周鋒*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近海海洋動力過程與生态環境 |
鄭罡*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洋遙感 |
袁東亮*#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洋環流與氣候動力學 |
柴扉*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洋生态環境模拟與預測、生态環境演變機制 |
殷曉斌*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洋遙感,波流相互作用,海洋對台風的響應 |
高劍峰*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底熱液系統硫化物分析、開發海底岩石樣品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分析技術 |
黃大吉*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近海海洋動力過程,物理-生物過程相互作用 |
黃剛*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季風動力學、海氣相互作用、全球變化與區域響應 |
梁湘三*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物理海洋、動力氣象、氣候動力學、流體力學、動力系統、數值模拟 |
梁楚進*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深海動力過程與深水海洋工程環境動力應用技術 |
韓國奇*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衛星遙感應用研究,海洋動力過程 |
韓桂軍*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洋資料同化、數值模拟 |
雷瑞波*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極地海冰物理學,海冰觀測技術裝備研發 |
蔡樹群*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南海環流、内波研究 |
潘德爐*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海洋遙感 |
魏澤勳* | 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 | 潮汐潮流和海洋環流研究,海洋環境數值模拟 |
石學法* | 海洋科學(海洋地質) | 海洋沉積學,海底成礦作用 |
葉思源* | 海洋科學(海洋地質) | 海洋科學、海洋地球化學 |
印萍* | 海洋科學(海洋地質) | 海岸帶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 |
楊長清* | 海洋科學(海洋地質) | 海洋地質、含油氣盆地分析 |
吳能友* | 海洋科學(海洋地質) | 海洋地質與水合物 |
張訓華* | 海洋科學(海洋地質) | 海洋區域地質、海洋地球物理、構造地質地球物理 |
陳建文* | 海洋科學(海洋地質) | 海洋地質、海洋油氣地質 |
陶春輝* | 海洋科學(海洋地質) | 海洋地球物理、熱液硫化物探測 |
韓喜球* | 海洋科學(海洋地質) | 海底資源與環境、海底成礦系統及其全球變化的耦合 |
鄢全樹* | 海洋科學(海洋地質) | 海底岩漿活動與構造演化,大陸架劃界科學研究 |
王宗靈* | 海洋科學(海洋生物學) | 海洋生态學 |
李文均* | 海洋科學(海洋生物學) | 海洋微生物分子生态學與資源利用 |
張奇亞* | 海洋科學(海洋生物學) | 水生病毒學 |
邵宗澤* | 海洋科學(海洋生物學) | 海洋微生物學 |
黃邦欽* | 海洋科學(海洋生物學) | 海洋生态學,海洋生态系統與全球變化 |
備注: 1.*為兼職導師; 2.分專業按姓氏筆劃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