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目:Implications of Ocean Acidification and their Observation Network for the Arctic and northern Pacific Oceans
報告人:陳立奇研究員,國家海洋局海洋-大氣化學與全球變化重點實驗室主任
地點:西康路1号河海大學電氣館307
時間:2017年5月12日14:30
報告人簡介:
陳立奇,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國家海洋局海洋-大氣化學與全球變化重點實驗室主任。1981年赴美國留學,是我國首批赴美國學習全球變化科學的學者之一,先後參與太平洋、大西洋和新西蘭北島等全球性的海氣交換實驗(SEAREX),1983年12月回國組建海洋大氣化學研究組,1994年任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和中國極地考察工作咨詢委員會秘書長,2002年組建國家海洋局海洋-大氣化學與全球變化重點實驗室。
陳立奇長期從事我國海洋和極地考察管理和科研工作,出任中國第13次南極考察隊和中國首次北極科學考察隊隊長、首席科學家,是我國北極科學考察事業的開創者之一,開拓了我國海洋大氣化學研究新領域。他領導團隊建成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海-氣系統立體觀測平台和信息平台,研發走航和原位觀測工程技術,獲得了多項國家授權專利,系統地開展碳、氮、硫、鐵等海-氣通量觀測研究,對極區化學物種的海-氣循環及對氣候變化和生态環境影響的研究中提出了引起國際關注的新認知。先後主持和實施了國家科技專項、國家社會公益項目、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項目等。在國際著名美國《科學》、《地球物理研究》、《環境遙感》、《大氣科學》和英國《自然•氣候變化》、《科學報告》、《深海研究》、《大氣環境》及國内《中國科學》、《科學通報》等雜志發表論文250多篇(60多篇SCI),編著17部,11項成果獲得省部級獎(其中一等獎6項)。在執行中國國家海洋局和美國海洋大氣局合作項目“中美極區碳循環合作研究”中,與美國科學家聯合在美國《科學》發表題為“北冰洋無冰海盆區CO2吸收能力下降”論文,被英國《自然》網的評述認為“标志着中國氣候科學研究正在走向成熟,也是來自中國第一個具有重要影響的氣候研究之一”;在英國《自然•氣候變化》發表題為“西北冰洋酸化水體快速增長”論文,揭示了氣候變化驅動着北冰洋大範圍的酸化水快速擴張的機理,預測将在本世紀中葉覆蓋整個北冰洋,通過示蹤方法和模型模拟揭開了太平洋入流水增加并快速形成“腐蝕性”的酸化水體是北冰洋快速酸化主要驅動力,為“海洋酸化沒有邊界”提供重要證據,其結果将對北冰洋生物和生态系統造成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