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2級博士研究生在江蘇近海富營養化動力機制方面取得進展

發布時間:2023-08-31浏覽次數:10

近日,伟德国际1916备用网址海洋動力與環境研究所師生以《A physical perspective of recurrent water quality degradation: A case study in the Jiangsu coastal waters, China》為題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上發表論文,探究了動力過程對江蘇近海長期富營養化的影響,揭示了江蘇近海富營養化的季節變化規律及其動力成因。論文第一作者為22級博士生陳淑芬,共同作者包括海洋動力與環境研究所的姜龍副教授、程旭華教授和廖光洪教授。

本研究針對江蘇省近海陸源輸入較少但水質較差的現象開展研究,使用現場觀測數據和數值模式揭示,水體交換能力弱是該海域易發生富營養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結果表明,江蘇沿海的許多區域(特别是輻射沙洲北部)滞留時間較長,與觀測頻繁發生富營養化的區域空間上相吻合。該海域夏季的陸地徑流較大,但富營養化程度要遠遠弱于冬季,這與南黃海深水區溫度層結的形成以及因此而增強的潮緻餘流交換有直接關系。本研究從物理角度闡述了江蘇沿海水交換能力弱、易受污染的現象,建立了水體自淨能力和海域富營養化程度之間的關系,為全球其他低排放、高污染海域的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相關論文信息:

Chen, S., Jiang, L., Cheng, X., Liao, G., & Gerkema, T. A physical perspective of recurrent water quality degradation: A case study in the Jiangsu coastal waters, China.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 e2022JC019607, doi: https://doi.org/10.1029/2022JC019607


文章鍊接:

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29/2022JC019607


 江蘇近海餘流的季節變化及其對污染物沖刷效率的影響


Baidu
sogou